宿州学院是安徽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前身是创办于1949年的皖北宿县区师范学校,1983年升格更名为宿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升格更名为宿州学院,201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5年获批为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获批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宿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学院建设发展,2020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宿州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宿州市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支持宿州学院创建宿州大学”纳入议程。
学校坐落在皖北历史文化名城——宿州市,有教育园区校区、汴河路校区两个校区。学校占地1146亩,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余元,馆藏纸质图书120万余册,电子图书513万余册。设有15个二级学院,64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理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等八大学科门类。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现有教职工1044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8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96人、硕士及以上学位824人(含博士98人),在读博士88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省优秀教师11人、省教学名师16人、省教坛新秀25人。全日制在校生18873余人,成人教育在籍生1445人。
学校围绕“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大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构建以工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形成了六大类应用专业群。学校深入推进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三年,学生在各类赛事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100多项,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4%以上。
学校大力推进校地、校企、校校合作,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共建产学研合作中心、政府决策咨询中心、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基地,推进协同育人。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科研平台,实习实训基地230余个。2014年以来,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27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6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300多篇,其中SCI、EI检索收录508篇;出版教材、专著136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2项。2017年以来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271项,2020年到账经费1100多万元;多篇咨询报告被省市有关部门采用;2017、2018年连续两次入选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榜。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优化文化育人顶层设计。主动吸收地方优秀文化资源,融合自身优良办学传统,深入推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构建了以课程建设支撑、理论研究引领、特色平台强化、文化实践服务的文化育人模式。“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校与美国、新西兰、马来西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19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有合作协议,通过教师“海外研修工程”和学生出国交流学习项目,先后选派师生赴国(境)外研修、访学、攻读博士学位等150多人次。2019年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项,2019、2020年连续两年高质量完成中美合作“生物技术”本科专业招生。积极推动印尼等国外留学生来校接受学历教育,积极打造“留学安徽”“留学宿州”品牌,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
学校是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安徽省首批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安徽省普通高校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高校。学校先后获评为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连续4年获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连续4次获评为安徽省文明单位,2015年获评为第一届安徽省教育系统文明单位、2019年获评为安徽省首届文明校园。2015-2018年连续4年获安徽省委年度综合考核“好”等次。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一以贯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集中精力抓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牢牢抓住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深化综合改革,激发动力活力,推动新阶段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打造高水平本科教育,以优异成绩,为学校“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创建宿州大学奠基,向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