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0-400-005
高三家长微信群
|
小程序
|
关注我们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青海
陕西
山东
上海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院校对比

石家庄铁道大学

收藏

普通本科丨理工类丨公办

官方电话: 0311-87935166,0311-86852774

官方网址:http://www.stdu.edu.cn/ http://zs.stdu.edu.cn/

立志愿官方咨询群: 加入家长交流互助群

高考生源持续减少 专家称中国高等教育拐点在即

时间: 2024-03-06 来源: 教育部 浏览量: 4143 收藏
2010年12月08日 11:34   来源:北京日报

  12月5日晚,本市高考网上报名结束。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高考报名时间缩短了两天。市教育考试院称,这与今年高考报名人数减少有关。

  无独有偶,近期结束高考报名的河北、山东、广西等地,也纷纷传来高考人数还将下降的消息。这是中国高考报名人数继2009年下降40万,2010年高考人数继续下降74万后,连续第三年下跌。

  “考生生源持续减少,这将使中国大学的‘生态圈’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重新洗牌”,教育专家表示,中国高等教育拐点在即,持续10年的高等教育“野蛮生长”或将终结。

  高校招生的“马太效应”

  高考生源的减少,“马太效应”将在高校招生上愈发明显。

  去年,位于上海松江大学城的上海经贸学院,在新生军训前一天宣布停办,成为全国第一所“倒闭”的高校。而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辉煌期入驻高校有公办大学、从事非学历的民办高校以及从事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29所,在校生6万多人。但去年只招到3万余人,办学资源大量闲置。

  今年,北京东方研修学院计划招生1500名,但最终只有700人报到,这也是学校创办7年来首次遇到的生源危机。即便如此,在民办高校中该校今年的招生情况还算不错。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段教授分析说,196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孩子,1980年代初到了生育年龄,这造就了上一波人口峰值。但上世纪90年代以后,计划生育政策收紧,人口自然下降,也就是现在正在参加高考的这批人。

  高校招生上出现的生源匮乏,在各级学校都提前有所反应:北京2009年小学新生总量是5万多人,这些人12年后即使全部参加高考,也只有5万人。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最近几年,全国中小学校数量及在校生总数均迅速下降。10年前,全国中小学总数还是60万所左右,但到了5年前,就只有50万余所,现在大约只有40万所。最新的数字显示,初中以下在校生总数2008年比2007年减少约230万人。

  弃考族或将愈演愈烈

  “高考弃考族日益增多,也是高考人数下降的原因之一”,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院专家表示,一线城市家长个人投入的教育成本不断上升,将加速高等教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国有8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退出高考,而2010年至少有34万人退出高考。

  本市高中生直接出国的数字正在逐年上升。北京市八中去年仅有10多名学生出国读大学,今年则超过了30人。北京四中等学校每年出国的高中生最多一个年级达到70人。目前,北京八中、北师大附中等学校纷纷开辟了留学班。

  教育国际化,国内大学的吸引力其实在下降。近期,由英孚教育和新浪教育频道调查了3100名家长,86%的受访家长表示有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想法,其中最大的动力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条件和拓展眼界。其中,选择高中毕业后送孩子留学的家长占到41%,特别在孩子还未上大学的家长中,选择高中毕业后送孩子出国留学均为首选,这意味着今后将有更多中国学生选择在国外就读本科。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孩子尚在3岁以下的父母普遍认为,留学准备应该从幼儿园(40%)或是小学(30%)开始。

  SAT考试是美国留学的语言资格考试,2003年到香港考试的考生不到200人,而现在半年就已经接近2万人。甚至还出现了SAT考试旅游团,12月4日的北京团,3天2晚价格为4680元。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与以往大部分赴美多为硕士生不同,现在越来越多的是本科生,“富裕的中国家庭为独生子女支付国际黄金标准的教育”,人均多达27万元人民币。

  英国相关部门的统计显示,赴英留学的高中生留学人数一年增长了约80%。英国《卫报》说,中国留学生每年为英国经济贡献40亿英镑。而澳大利亚则干脆把外国学生就读,列为仅次于石油出口和煤炭出口的第三大产业。澳大利亚院校每年收入150亿澳元,22%来自最大的群体——15万中国留学生。

  高校退出机制呼之欲出

  生源萎缩直接关系民办高校的“钱途”。西安一所独立学院的院长讲述了这一行业的办学之道,对他们来说,只要能招来学生,其他都是次要的。“如果没有一个规模是维持不下去的。”这位院长计算的维持运营的最低规模是7000人。生源就是核心,没有一定规模的学生就意味着投资不能回收,学校不能运转。

  生源萎缩,对经历了十年“大跃进”式发展的公办高校也不轻松。因为国家投入不足等原因,近年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张,更多是靠学校贷款及学生学费维系的,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很怪异的现象:越是层级低的学校,招生量越大,学费也越高。北大、清华反而成了全国学费最低的高校。而一旦生源缺少,招不到足够的学生,学校就会因为资金链的断裂,难以为继,进而陷入办学困境甚至有倒闭的风险。

  “高校破产”并非老话题。2008年,湖北省副省长郭生连就曾表示,5年后极有可能会有高校破产;今年3月底,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再次强调,未来10年,某些高校,特别是某些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离破产可能不再遥远。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刘林估算,北京相当多的民办高校将面临重新洗牌。

  日本等国家曾经面临类似的困境。有鉴于此,专家建议:学校的管理者与教育部门的管理者,需要未雨绸缪,借鉴国外一些相关经验,尽快缩减招生计划,调整办学方向与定位,甚至进行强制性调整,以避免因为生源迅速下降、学校倒闭带来的社会动荡。高校退出机制也应当及早出台。在国外高校破产是很正常的事,破产后学生可以由政府协助安置到差不多的学校,才不至于愈演愈烈。CFP/图

  观点

  高考能否不再一考定终身?

  12月3日,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撰文指出:人们对高考最为诟病的,是一考定终身。对一些考生来说,的确有发挥失常的问题。一些考生选择复读,第二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是这个道理。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这方面的因素,可以参考国外的方式,增加一次考试。比方说,分别在4月初和6月初举行两次考试。把两次考试成绩之和或者平均值,作为最后的高考成绩。增加的一次考试,比自主招生联盟的“小高考”,更具有公平性和合理性。另外,对有些科目,例如外语,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采取每年多次考试的办法,以最高的成绩或者最近的成绩为准。

  柯炳生校长还认为,发达国家大学的淘汰率比较高,尤其是名校。如果不能有相应的智力和素质,是根本无法完成大学学业的。有的大学某些专业的淘汰率甚至达到50%以上。这样一种高淘汰机制的存在,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其使得每个学生在选报志愿时,都能够保持头脑清醒,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而不是一窝蜂地涌往名校或热门专业。否则,就是自己瞎折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