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学院生物信息中心成立暨学术交流会举行
7月16日,北京农学院生物信息中心成立暨学术交流会在学校第三会议室成功召开。副校长段留生,科学技术处、研究生处、教务处、人事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网络信息中心、图书馆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相关学院院长、副院长、教师和研究生等共计140余人在线上线下参加了本次会议。
科技处副处长谢远红介绍了中心成立的背景,并宣读学校生物信息中心成立及中心主任任命决定。
副校长段留生在发言中指出,学校生物信息中心要充分发挥领军人才作用,引领学校高水平科技创新,推进学校科技资源共享,为学校生物信息研究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持。生物信息中心要聚焦农林业科技前沿,组织实施一批多组学研究,产出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要实行灵活、开放式的人员和交流机制,为学校青年教师、博士后、研究生和本科生提供教育和培训。学校将从人、财、物等方面为中心建设提供稳定支持,同时,希望学校广大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中心建设。
段留生副校长为中心主任郑轶教授颁发了聘书。
在学术交流阶段,郑轶、胡增辉、邢宇、田佶、李玮瑜五位教师围绕生物信息学研究领域,结合各自的科研工作,分别做了学术报告。
郑轶老师阐述了最新的HIFI测序技术、算法及其在组学数据分析中的利用,介绍了高通量测序组学数据的应用及中心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的服务等。胡增辉老师的报告以不同香味的百合品种为研究材料,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了萜烯类化合物影响百合香气的分子机理。邢宇老师主要利用DNA重测序技术,对栗属植物的起源与进化进行解析,探究不同品种栗树的抗病性,为栗树的分子辅助育种提供支持。田佶老师以苹果为研究对象,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了苹果果实中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在花色素苷生物合成中的潜在作用,阐述了miRNA156a的decoy lncRNA参与果皮色泽形成的调控新机制。李玮瑜老师以大豆为案例,阐述了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的思考与探索。几位老师在报告中分享了各自的科研进展和心得,提出希望进一步利用学校生物信息学中心平台,促进交流和合作,产出更多高水平科技成果,促进教学和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生物信息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加强学校生物信息学研究和应用,引领和服务学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农林大学提供有力支撑。
20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