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0-400-005
高三家长微信群
|
小程序
|
关注我们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青海
陕西
山东
上海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填报
步骤
院校对比

河南工业大学

收藏

普通本科丨理工类丨公办

官方电话: 0371-67756015,0371-67756016,0371-67756017

官方网址:http://www.haut.edu.cn/ https://zs.haut.edu.cn/

立志愿官方咨询群: 加入家长交流互助群

我校2022年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

时间: 2022-08-24 来源: 教育部 浏览量: 1614 收藏

截止8月22日,随着最后一批录取通知书顺利发出,在学校招生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经过全体招生录取人员的共同努力,2022年招生录取工作历时40余天圆满完成。共录取新生8772人,其中普通本科8500人,专升本272人,包括艺术类、国家专项、本科一批、地方专项、本科二批、哈密定向、南疆单列、专升本等多种招生类型和批次,计划完成率100%。全过程公开、透明、规范、有序。

领导高度重视,是招生录取工作顺利进行的根本前提。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招生录取工作,专门召开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今年的本科招生录取工作,专题审议2022年招生工作章程,统筹制定2022年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工作方案,对录取工作流程及纪律做出了明确规定。暑假录取工作期间,校党委书记刘志军、校长李成伟、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学雷、副校长曹健在相关职能部门领导陪同下莅临录取现场,检查指导录取工作,慰问坚守在一线的招生工作人员,为招生录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根本前提。

全年宣传不断线,持续提升学校感召力。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招生宣传工作,坚持线上线下全年不断线的宣传模式。积极整合校内外各类宣传平台和资源,省内宣传每个地级市都由一个学院分包,更加注重与生源地高中的密切联系,同时拓展多种线上宣传渠道,进行学校介绍、招生信息发布、招生政策解读等。各学院也在不同宣传时间节点综合运用各类媒介,进行学院介绍、学科专业解读、办学成果展示等。学校通过设立招生咨询群、智能问答平台、留言板、招生邮箱等咨询途径,第一时间为考生及家长答疑解惑,真正将“把考生当孩子、把自己当家长、把家长当亲人”的理念落到了实处,有效提升了学校感召力。

录取成绩持续攀升,生源质量持续向好。今年的招生录取结果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大部分省份实施一本招生,生源充足。今年我校河南、安徽、四川、江苏、广西、青海等省(区、市)全部普通本科专业在本科一批次招生。从生源情况来看,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吉林、江西、安徽、甘肃等省(区、市)生源充足,录取最低分高出省(区、市)一本线20分以上,普通批次二本的录取最低分也接近或超过一本线,录取分数和位次较往年大幅提高;二是一志愿报考率持续提高。通信工程一志愿报考率548.4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网络与新媒体等20个专业的一志愿报考率都超过了100%。7个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专业持续升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志愿报考率为415.63%,录取最低分540分,超本科一批线31分,软件工程录取最低分535分,超本科一批线26分;三是适应高考改革取得实效。北京、上海、天津等6个省(区、市)实施“3+3”高考综合改革。辽宁、河北、江苏等8个省(区、市)实施“3+1+2” 高考综合改革。招生办主动应对高考改革政策变化,调整相应的招生政策,取得良好效果。其中,辽宁物理类和历史类、湖北历史类、河北历史类的录取最低分超省控线100多分;四是河南省各批次录取最低分持续提高。本科一批普通类理工科投档最低分530,高一本线21分,文史类投档最低分540,高一本线13分。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单列专业投档最低分523, 高一本线14分。本科二批理工类投档最低分492,高二本线87分,文史类投档最低分512,高二本线67分;五是优势专业志愿满足率为100%。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20多个专业的志愿满足率均为100%。

加大信息公开,保障教育公平。为尽快让考生和家长获知录取情况,我校今年加大信息公开力度。通过学校本科招生信息网、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发布各省各批次投档分数线情况。同时,开通咨询热线和录取结果查询系统,方便考生和家长第一时间查询录取结果,有效提高了信息公开的覆盖面和及时性。录取信息查询平台自7月开通至今,访问量已达10万余人次。

2022年高招录取工作在学校领导的精心指导、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密切协同和各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已顺利、圆满完成。接下来,招生办将积极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做好迎新各项工作。同时将积极应对高考改革挑战,做好总结分析,为进一步调控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学校“12357”筑峰工程和“双一流”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