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医科大学简介-牡丹江医科大学本科招生网
牡丹江医科大学简介
牡丹江医科大学是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唯一一所省属普通本科医药院校,坐落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风景旅游城市——牡丹江市。学校历史溯源于1946年始建的牡丹江专区医院和1956年始建的黑龙江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1958年创建牡丹江医学院,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题写了校名。202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更名为牡丹江医科大学。
学校1958年开始本科教育,201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专家组给予了优秀评价。2010年被列为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2012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训计划项目试点高校。2015年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在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中获得了10年的有效期,居地方医学院校领先水平。2016年在国家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中获得专家组高度评价。2020年被遴选为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首批建设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70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亿余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00万余册,电子图书70万余册,数据库15个,拥有性能先进的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学校有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6所,教学医院、实习医院等实践教学基地遍布北、上、广、深等全国主要城市100余家。附属红旗医院是全国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学校本科招生面向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现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本科生11697人。开设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制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等23个本科专业招生,涵盖医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4个学科门类。其中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医学检验是省级重点专业,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制药工程等10个专业列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医学影像学是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和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拥有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授权二级学科35个,涵盖医学、理学、工学3个学科门类。基层实用型临床医学和高寒地区慢性病防治为黑龙江省“双一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项目。基础医学、生物学、内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4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外科学和药学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935人(含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7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7人。在职教职员工中,享受国家级和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4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8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卫生健康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省、市优秀中青年专家6人。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入选“龙江名医”27人,“龙江青年名中医”2人,近五年,学校教师获得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师混合教学设计比赛特等奖等国家级奖励28项。
学校是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成员单位,设有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慢病与药物研究中心”;建有省重点实验室5个、省新型研发机构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个;拥有省生物制药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以及省内唯一的省科技厅、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和学校三方共建医药研发平台。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近五年,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6项,两名双聘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各1项。获得科研项目130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重点研发、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立项87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221篇,在Cell Research、Cancer Cell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了多篇论著;主编、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100多部。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医科大学、美国田纳西大学、菲律宾法蒂玛大学等国外院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坚持“人本、厚德、尚能、强技”的办学理念,突出“以德为先,注重人文,强化实践,服务基层”的办学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生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不断提高,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认可。近五年,获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大学生实践技能大赛、全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学生形态大赛、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大赛等国家级奖励100余项。
学校坚持“二为”办学方向,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在服务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国家和社会的充分认可,1989年,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医学、药学等专业毕业生8万余人,大部分已成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人才源,为黑龙江省和全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牡医红色基因,秉承“立德立行,唯实唯新”的校训,弘扬“执着、爱校、求实、合作、创新、奉献”的牡医精神,持续推进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建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实现高水平特色应用型医科大学建设目标接续奋斗!
(相关数据截至202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