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0-400-005
高三家长微信群
|
小程序
|
关注我们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青海
陕西
山东
上海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填报
步骤
院校对比

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

收藏

专科(高职)丨理工类丨民办

官方电话: 0798-2898999,0798-2627199

官方网址:http://www.jcivt.com/ https://www.jcivt.com/zsc/Index.asp

立志愿官方咨询群: 加入家长交流互助群

河南: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时间: 2024-05-30 来源: 教育部 浏览量: 7088 收藏

七、填报志愿

27.志愿分批

(1)本科(非艺术类)志愿分为本科提前批(含体育、军队、公安、司法、地方公费师范生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本科专业,公安、司法专科专业随该批录取)、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本科提前批各类不得兼报,考生只能选报其中一类。

(2)艺术类本科分艺术本科提前批和艺术本科批。艺术本科提前批与非艺术类的本科提前批不能兼报,其他批次如出现兼报,按照各批次投档录取时间顺序进行投档。

(3)专科层次分专科提前批和高职高专批。专科提前批包括艺术、体育、定向培养军士、空乘、航海、医学、师范等专科,各类别不得兼报。

28.志愿设置

(1)本科提前批(除体育、军队、地方公费师范生外)、专科提前批(除艺术、体育类和地方公费师范生外),第一志愿可填报1个高校志愿,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可填报1-4个高校志愿,每个志愿可填报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

本科提前批的军队院校招生实行平行志愿,“1个院校+1个专业”为1个志愿,设35个志愿,不设专业调剂志愿。

本科提前批和专科提前批的地方公费师范生实行平行志愿,“1个院校+1个专业+1个设岗县(市、区)”为1个志愿,每批设12个志愿,不设专业调剂志愿。

(2)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和高职高专批均实行平行志愿;每批均可填报1-12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报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

(3)艺术本科提前批设置1个院校志愿,4个专业志愿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不设专业组。艺术本科批和艺术专科批均实行平行志愿,“1个院校+1个专业”为1个志愿,每批设35个志愿,不设专业调剂志愿。

(4)体育类专业各批次均实行平行志愿,“1个院校+1个专业”为1个志愿,每批设35个志愿,不设专业调剂志愿。

(5)设军队招收飞行学员志愿,考生可填报1个高校志愿和1个专业志愿,海、空军招飞全面检测合格的考生方可填报。

(6)设特殊类型招生志愿(高校专项计划和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已取得相应资格的考生,可在以上2类中选报1类,不得兼报。

(7)在相应批次设民族预科班志愿,考生可填报1个志愿。经审核、公示合格的少数民族考生方可填报。

(8)定向就业招生专业在平行志愿批次须填报在相应批次所规定的定向志愿栏中;在设有第一志愿的顺序志愿批次中,定向就业招生专业填在相应批次的第一院校志愿栏中。学生录取为定向生后,入学报到前应与培养学校和定向就业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协议。填报定向西藏志愿的考生在志愿填报截止后按要求递交定向西藏就业承诺书。填报地方公费师范生志愿和农村订单免费医学生等定向就业志愿的考生,录取时须按照有关规定签订相关协议,入学时凭录取通知书和定向就业意向书报到。

29.志愿填报时间

考生志愿在网上填报,分三次进行:

(1)6月26日8:00—28日18:00。填报:军队招飞、本科提前批(公安、司法专科随该批)、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艺术本科提前批、对口招生(本、专科)志愿;

(2)6月30日8:00—7月2日18:00。填报:艺术本科批、特殊类型招生、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志愿;

(3)7月4日8:00—6日18:00。填报:专科提前批和高职高专批志愿。

30.志愿填报要求

(1)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严格按要求和规定程序完成志愿填报并保存,逾期不予补报。在规定的截止期前允许有2次修改,此后将无法更改。

(2)考生网上填报志愿完成后,即视为与高校之间的志愿约定生效,录取时不得擅自放弃;考生的志愿信息任何人不得改动,否则,将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依据考生网上保存的志愿信息打印出志愿表并加盖公章后存入考生档案(征集志愿除外)。

(3)考生填报志愿前应认真阅读有关高校招生章程、网上填报志愿的说明,依据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招生专业计划,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填报学校和专业志愿,并对所填报志愿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承担责任。志愿须由考生本人填报,家长、老师、同学及其他任何人不得代替考生填报。考生应妥善保管登录密码等个人信息,因考生本人填报疏漏或失误或未按规定程序操作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责任。

31.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级中等教育学校要组织力量,加强对考生志愿填报的政策解读和技术指导。考生填报志愿结束前各级招生考试机构不得将考生高考成绩提供给高校。

32.对生源不足的高校进行网上征集志愿。未被录取且符合征集条件的考生可以填报志愿。

转载自:阳光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