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宣传解读
立足中国,融通世界
培育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思想家
根据《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文件要求,中国人民大学从2020年开始在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3个专业启动强基计划,采取多维度考核评价方式,选拔一批专业兴趣强烈、未来志向远大、学术潜力深厚、综合能力突出、心理素质过硬的优秀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与学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紧密衔接,立足中国,融通世界,面向未来,超前规划,坚持“植根铸魂、德才兼修,强基固本、博学深究,兴趣主导、创新引领”的拔尖人才培养理念,实施“宽厚基础、学科复合、科教融合、大师引领、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开放性、研究性、国际性、挑战性和个性化的高水平培养平台,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世界视野,具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扎实学识和卓越能力、深刻思想和创新思维,能够潜心学术,关注人类发展重大问题,能够为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做出卓越贡献,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思想家。
阳光招生 公平选拔
报名要求方面,强调应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科研志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高度认同我校“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和“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相应专业所需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须参加2020年统一高考。在所在省份投放的专业范围内,允许考生按个人兴趣和志向依序填报多个专业。
校测入围方面,依据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分科类按不超过分省招生计划数的4倍确定入围校测考核考生名单并公示入围标准。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均须达到所在省份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部分特殊类型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
校测安排方面,专业测试(笔试、面试)主要考查考生综合素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以及专业相关领域学习兴趣、发展潜力等,考查范围不限于中学教学大纲,考生综合素质档案将作为参考材料使用。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测试全程录音录像。原则上所有入围校测的考生均须参加体育测试。
录取规则方面,按照综合成绩优先、遵循专业志愿的原则,由高到低顺次确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的考生,如果服从专业调剂,将调剂到生源所在省份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又不服从调剂的考生,不予预录。
一流专业,顶尖学科
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专业以“吴玉章中国语言文字研究所”为基础,专业方向齐全,举凡甲骨文研究、两周金文研究、春秋战国文字研究、秦汉简帛文字研究及汉字理论与汉字发展史研究等皆有专门的研究队伍,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汉语言文学专业2019年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依托的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是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专业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拥有国家基础学科(历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清史所)、“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人大分中心,以及生态史研究中心等多个跨学科研究平台。历史学专业2019年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依托的一级学科中国史是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专业被称作是“中国哲学教育的工作母机”,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基地、“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人才培养平台,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逻辑学、美学、管理哲学、政治哲学10个二级专业方向,在国内哲学院系中规模最大、学科配备最齐全、人才培养体系最完善。哲学专业2019年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依托的一级学科哲学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
强基固本,创新培养
采用通专结合、本硕博有机衔接的课程体系。通识教育强化思想引领和核心素养、核心能力培养;专业教育强调宽厚基础、学科融通、扎实能力,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设置课程和培养环节,突出学习挑战性。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发展趋势,提供丰富的特色选修课程,并在高年级打通研究生课程学习,学生在学术导师组的指导下,依据其个性化特征和发展规划构建个性化培养方案,实施学分制管理。
配备国内外高水平师资,全面实行导师制。选聘校内外最优秀的师资承担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聘请高水平国际师资开设全英文国际化前沿课程和讲座。在培养过程注重大师引领,实施学术导师组和学术导师相结合的学业发展指导制度,同时通过新生研讨课、学术研讨班、学业导师、学术讲座、科研实践、大师工作室等具体举措促进师生互动,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业发展。
创新学习方式,构建实施研读中心、研讨中心和创新中心。依托学校图书馆,建设集书库和数字资源、阅读室、智慧化研讨室为一体的研读和研讨中心;以学生创新实践为核心,建设强基计划学生创新中心,围绕某一创新实践主题,在教师团队指导下,学生组建跨学科、跨年级、跨学段(本硕博)共同参与的创新团队,持续开展创新实践。
以问题为导向,依托学校高水平科研平台、科研项目和科研团队,实施科教融合培养。依托各相关学科领域的重大科研项目团队、科研机构和平台,开展学术研讨班、学生进科研项目(实验室)、学生进产学研项目,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研究为目标,在科研团队指导下,按照学习和研究有机融合的方式,开展科研实践,实施渐进式学术训练。学校为学生参与校内、国内和国际科研计划提供经费资助。
深化国际合作,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在地国际化、双向国际化”战略,建立常态化的拔尖学生培养国际合作平台。建立国际一流大学交换学习基地,常态化派送国际交换学习,实施联合培养机制;建立国际著名学者、学术大师教学和指导团队,丰富国际教育资源,为强基计划学生国际交换学习提供深入指导;依托学校国际小学期平台,针对拔尖计划学生专门开设学术前沿短期课程,聘请国际一流师资来校授课和交流。
实施科学动态的考核和进出机制,实施本硕博有机衔接的培养体系。强基计划各专业原则上每学年进行一次综合考核,重点关注学生学术志向、相关领域学术潜力、综合发展能力;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转专业,达不到考核标准的应退出强基计划,转入对应或相近专业普通班进行培养;入校第一学年后学校可设置多元选拔机制从普通班学生中择优录取适量学生进入强基计划;强基计划各专业按照本硕博衔接培养的要求设计培养体系,第三学年考核通过的学生将自动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在第四学年实施本研衔接培养;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强基计划学生,符合相关条件的,可按照双向选择录取到本专业相关学科或相关交叉学科专业进行硕博连读或直博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