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砥砺奋进的五年】学院篇之七:争创一流 精心“教”与“学”
新闻网讯(通讯员 周艳丽)地球科学学院是我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连续10年长江大学院(系)综合考评第一名。学院经过几十年发展,现有石油系、地质系、地理信息系3个教学系,办有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学和地理信息科学3个本科专业,其中,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专业综合试点改革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
近几年,全球原油供应充足、美国原油库存高企、主要产油国坚持不减产、世界经济整体疲软等因素导致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国内行业一度陷入低迷,对学院招生、就业等各项工作的开展都产生一定影响。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学院对自身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动摇,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提高办学质量,增强“教”与“学”核心竞争力,紧紧围绕学校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远景,实施“学科强院”与“质量工程”两大战略,秉持“三尊三学”的工作理念,以“建设一流学院、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平稳度过行业低迷期,迎来行业春天。
优化师资力量 建设一流学院
高校竞争就是人才竞争,大学之大在于大师。学院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依据学院“建设一流学院,培养一流人才”的发展目标和专业建设需求讨论制定“十三五”人才引进规划,着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成为学科带头人,引进青年才俊作为学术接班人。同时,聘请二级教授为中心,建设层次分明、年龄结构合理、方向明确的较稳定的科研团队和研究方向,积极培养后备新生力量。
结合实际,改革人才引进方式
不断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充实专任教师队伍。依据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制定年度人才引进计划,申报下一年度人才引进计划。
近两年,改进人才引进方式,由以往的直接引进,改为师资博士后的方式,并提高用人标准,如所引人才高质量论文发表数量有所增加;严格人才引进考核程序,每一次组织考核工作都是从数十名应聘的博士毕业生中经过多次初选、系考察、学院面试。2014年引进5名博士;2015年引进4名博士、2名实验员;2016年引进3名博士以及首名师资博士后;2017年引进2名师资博士后、1名实验员和1名辅导员;2018年截至发稿日,已有1名师资博士后到岗报到。
着眼未来,为青年教师营造成才氛围
从年龄结构上看,学院中青年教师56人,占总数的57.7%。学院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关心青年教师成长,在奖励、考核和分配政策上向青年教师倾斜,把青年教师融入教学科研团队之中。充分挖掘学院师资的优势资源,选一批学术造诣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的教授担任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指导老师,经常与青年教师座谈和交流,开展青年学术和教学交流活动。请国家级、省级名师和师德模范言传身教,请老教师上示范课。2017年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了“地质学类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沉积岩石学》课程教学研修班”、“地质学类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矿床学》课程教学研修班”、“首届全国大学青年教师地质课程教学比赛”、“第十一届大学地球科学课程报告论坛”、2017年“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年会”和2017年“第十一届全国石油高校地球科学学科论坛”等教学活动。
设立地科学院“杰出青年人才”项目,对优秀青年教师给予科研扶持,为其学术进步、个人发展提供保障,也为学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2017年,我院青年教师胡忠贵博士和吴悠博士在首届全国高校地球科学教学竞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刘远刚博士获得了我院地信专业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尹艳树教授、胡海燕教授、韩登林教授、吴楠副教授、胡忠贵副教授为代表的一批青年教师已在学术研究、教学科研方面崭露头角。
搭建平台,建设高水平学科团队
尊重学者个性,鼓励学术自由,为各类人才发挥其聪明才智营造良好氛围,以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为契机,为高层次人才搭建学科平台、组成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带动学科发展。在2015年和2016年获批两个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创新群体项目的基础上,2016年“矿产普查与勘探”名师工作室成功获批“湖北名师工作室”,这是我校首个省级名师工作室。
经过多年努力,学院现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教学经验丰富、创新意识强烈、团结合作、爱岗敬业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专任教师97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有5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69人,具有海外背景的有16人,而且大多数教师为双师型教师。学院拥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2个;现有1名省级教学名师、“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长江大学教学名师5人,长江大学教学突出贡献奖获得者5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6人;有“双聘院士”1人,
湖北省产业教授1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1人,湖北省优秀女教师1人。
科研与学科建设促“双一流”
随着“双一流”建设在全国展开,加强学科建设,搭建科研平台,提升科研层次和成果成为共识。我院也积极在科研及学科建设上集思广益,合理规划和动员,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科研上层次,成果丰硕
学院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逐渐形成了油气储层地质建模与剩余油研究、沉积学、湖盆沉积模拟实验研究、隐蔽油气藏勘探研究和数字油田研究等4个创新科研团队,具有碳酸盐沉积学与油气成藏、碎屑岩沉积学与特征油气藏、湖盆沉积模拟等基础优势学科方向,油气储层及剩余油分布、油气勘探方法、油气构造分析、石油地质综合研究与评价、天然气勘探技术和数字油田及管理信息系统等优势学科方向。近几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97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6000万元,研究成果获国家特等奖 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公开出版专著30余部,近三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高级别科研项目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促进了学科建设。
这些科研项目与教学相结合,丰硕的科研成果也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促进了教师成长与学科建设;另一方面大部分科研成果及其他相关的前沿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和新编教材中,促进了教材建设,丰富了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同学们的兴趣,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面,提高了教学质量;第三方面大量的科研项目,使毕业设计都可真题真做,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还密切校企关系,增加了人才培养基地;同时用科研提成补充教学经费,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
学科建设稳步推进
学院现设有石油系、地质系、地理信息系3个教学系,以及剩余资源、湖盆沉积模拟实验、深水沉积学、层序地层与隐蔽油气藏勘探、数字油田、油气资源与数字地质过程以及非常规油气资源等科学研究中心。学院建有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4个优势和重点学科。
其中,矿产普查与勘探为湖北省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2007年获批省级品牌专业、国家特色专业,2010年“石油之光”实验班获批湖北省首批“英才计划”,2012年获批教育部第二批“卓越计划”实施专业,2013年获批国家本科专业综合试点改革立项,2015年获批工程教育认证,2016年通过地质教育协会工程认证。
2017年,积极组织地科院、地物院与资源与环境学院就学科规划和发展进行讨论,并明确“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为双一流建设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拥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另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一级学科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二级学科8个硕士授权点。
实习基地建设不断加强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通过与河北秦皇岛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合作,建立了中国北方地质实习基地,与湖北松滋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合作建立了湖北松滋综合地质实习基地和湖北松滋地理信息地质地理实习基地,与中石化集团江汉油田分公司合作建立的江汉油田省级实习实训示范基地,与湖北省通山县合作建立的湖北通山、江夏纸坊野外实习基地,与中石化江汉油田研究院合作建立的江汉油田研究院实习基地,与湖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合作建立湖北大冶矿山地质实习基地。
近两年,根据实习情况对部分实习基地做出了重大的改善和调整。首先是新建实习基地2处,在原有的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刘家场综合地质实习和潜江油气田地下地质实习基础上,针对地质学专业增加了大冶矿山地质实习,针对资源勘查工程卓越班增加了湖北通山、江夏纸坊盆地地质实习。根据专业性质设置实践课时,如地质学专业在增加2周矿山地质实习后,相应减少2周油气田地下地质实习。校内实习基地有石油科技博物馆、现代沉积模拟实验室及长江三峡地层标本长廊等。实习基地的完善体现了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以技能培养为目标拓宽基础和强化实践的教学理念。
实验室建设初具规模
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示范中心”、教育部与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等系列项目资金和博士引进等“人才工程计划”的配套资金,大力开展实验室建设,近两年投入经费1000余万元,包括教学互动显微镜实验室建设与升级98万元、油气地质系列实验室300万元、地学实训基地数字虚拟一体化实验室230万元(2015-2017年在建)、沉积过程与成矿实验室250万元(2015-2016年在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250万元(2015-2017年在建等)。此外,近几年新进一大批教学仪器和设备,如图像分析仪、色谱仪、元素分析仪、岩石热解仪、岩心扫描仪、岩心伽马射线测量仪、冷热台、阴极发光仪、能谱仪、微机工作站等,为开设创新性实验项目提供了条件。
目前共建立了4类17个教学实验室。即物理化学基础实验:大学物理实验室,大学化学实验室。基础地质实验:岩石学显微镜互动实验室,矿相学显微镜互动实验室,矿物岩石样品实验室。油气地质实验:干酪根观察实验室、多功能岩心岩屑数字化实验室、矿物岩石样品观察实验室、原油物性分析实验室、泥浆物性分析实验室、地化分析实验室、饱和烃气相色谱实验室。油气综合勘探开发:油藏描述工作站、多功能岩心岩心数字化实验室、高温高压岩心驱替实验室、孔渗测定教学实验室、比表面分析实验室。实验室设备、仪器完好,功能齐全。
同时,建立完善的实验课程管理制度。各实验室以及仪器设备均由专职人员管理,包括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实验仪器、设备、材料和物资的网上管理及设备维护维修,实验室清洁卫生、防火及防盗安全,实验室资源共享,实验教学的协调安排、科研和对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
此外,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矿物岩石实验室、古生物实验室及构造地质学实验室先后实行了开放式实验教学,开放实验室实行值班制度,保证学生在课程外还可以进行实验,弥补教学实验时间的不足。
坚持“以生为本”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坚持“以生为本”,积极贯彻落实人才培养质量工程,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目的,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原则。
对于学生管理,学院始终贯彻“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理念,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贯穿学生工作全过程。通过学院班子成员、专兼职辅导员、学生助管、班主任、学生党员形成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建立学院、学生会、班级、宿舍四级管理体系。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构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院与家长之间交流互动平台,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和行为动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
同时,全面推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总体思路清晰,具体计划和配套措施有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培养方案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要求
现行本科培养计划均按照“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模式”来设计,重点突出“一个协调”、“两个加强”和“三个结合”。“一个协调”是指: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两个加强”是指: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三个结合”是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共性培养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
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知识创新不断加速、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素结构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必然从只强调“专才”教育,到“专才”、“通才”、“复合型人才”和“交叉型人才”并举。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理念,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转变。由注重共性教育向注重个性教育、因材施教转变,由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向注重工程的综合性转变。培养模式转变的具体体现有:采用适合专业特点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如地质学专业,自2004年创办以来,实施“1+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形成理论、实践、创新三个模块和基础、研究、拓展三个层次。自2012年起,加强校企合作,协同湖北第一地质大队,构建“地质学专业协同式人才培养模式”。由“1+3”培养模式转变为“3.5+0.5”协同式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结合毕业设计,进行校企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再如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注重因材施教,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由普通班“1+3”人才培养模式到实施“1+2+1”应用型、“3+1”卓越工程师和“2+1+X”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和完善了教学层次及水平。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采用“3+1”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前3年学生以在校学习为主;第4年,学生在GIS企业学习实践,并完成毕业设计。并实行“双导师制”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强调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又注重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创新操作能力的拓展,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4年获全国地质技能大赛特别鼓励奖1项,三等奖1项;获全国GIS大赛三等奖3项;获湖北省第九届“挑战杯”作品三等奖1项,团体优秀奖和优秀教练奖。2015年获国际数学建模(COMAP)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二等奖2项。2016年获得“信集移动网页采集助手”项目获得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赛区铜奖,获得校级及以上奖励共70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级7项。2017年学院本科生共发表14篇自然科学类论文,获得校级及以上奖励共30项,其中国家级13项,省级7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规范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深入开展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研究
开展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明确人才培养规格与具体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设置相对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各专业逐步建立了不同培养目标下的课程体系。
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合于广大学生的教学方式,改传统的“说教式”“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推行“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研讨式”、“衔接式”、“融入式”等多样教学方法,将教师科研成果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此外,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建立健全网上教学,如建立精品课程网站,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共享课程教学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各课程已基本实现了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等,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随时答疑解惑。
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体现新时期教学改革精神,将课程学时数适当减少,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时数,强化应用技能的培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编辑 李胜杰)
👇立志愿陪伴高考生及家长度过高考👇
【高考升学群】
群内不定期分享高考升学资讯、教育政策
高考系列直播、择校指南、专业推荐介绍
高考各科提分必备技巧、学习资料共享等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添加豆豆老师
回复“省份/学校名称+高考”
即可加入相对应的升学群
★微信搜索小程序:立志愿
🟠【找大学】院校信息,985/211/双一流院校等
🟠【选专业】专业信息,清晰了解专业具体情况
🟠【高考选科】三个维度,帮助考生自主搭配学科
🟠【学业管理】学业剖析,定目标找差距圆梦大学
🟠【一键查询】输入分数,一键查看能上的大学
🟠【智能填报】志愿神器,AI大数据+冲稳保策略
🟠【学业评测】免费测评,五大维度快速认知自我
🟠【直播课堂】填报技巧,支持无限次重复回放
🟠【专业指导】量身定制,不浪费高考每一分
🟠【高考资讯】高招政策,高考实时资讯全掌握
🟠【志愿客服】在线解答,高考咨询一键接招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